活性炭的多孔結構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從而使其非常容易達到吸收收集雜質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樣,所有的分子之間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產生強大的引力,從而達到將介質中的雜質吸引到孔徑中的目的。必須指出的是,這些被吸附的雜質的分子直徑必須是要小于活性炭的孔徑,這樣才可可能保證雜質被吸收到孔徑中。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通過不斷地改變原材料和活化條件來創造具有不同的孔徑結構的活性炭,從而適用于各種雜質吸收的應用。
活性炭是一種固體吸附劑,它對氣體液體和固體微粒(吸附質)都有一定吸附能力,在吸附質被活性炭吸附的同時,也存在著吸附質脫離活性炭表面的相反過程——解吸,吸附與解吸幾乎是同時進行的。當活性炭表面有吸附力的點完全被吸附質占據時,即達吸附飽和,此時吸附與解吸的速度相等,即達到動態平衡,在吸附達飽和后,即使再延長吸附時間,吸附量再也不能提高了。此時被吸附物質在溶液中的濃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濃度均不再變化,而達到了平衡,則此時的動平衡稱為活性炭吸附平衡,此時被吸附物質在溶液中的濃度稱為平衡濃度。
因此活性炭分次加入比一次加入吸附效果好,這是因為活性炭吸附雜質到一定程度后吸附與脫吸附處于平衡狀態時,吸附效力已減弱所致。所以,使用時分2~3次加入活性炭效果最佳,能使制劑質量明顯提高。活性炭的臨界吸附溫度為45~50℃,當溫度低于臨界吸附溫度時活性炭的吸附效力較差。使用時除需冷藏和不便加熱的藥液外,一般采用加熱煮沸后吸附20~30分鐘,冷至45~5O℃時濾過脫炭,脫炭最好在短時間內完成,以免溫度下降或在放置過程中發生脫吸附作用,使制劑雜質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