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的幾種脫色方法比較
化工污水常因為色度高難以達到排放的標準,因此必須進行除色脫色處理,目前,國內外常見的脫色方法有混凝脫色、吸附脫色、臭氧氧化、膜分離技術等。
混凝脫色:
主要使用的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聚合硫酸鐵、鋁鹽、XP系列與FC系列等。利用混凝劑易與水中有色懸浮顆粒形成絡合物,取一定量污水,加入混凝劑,攪拌、沉降后,用移液管吸取上清液,測定其脫色率。采用常規的混凝脫色法一般不能有效達到脫色的效果,而且產生大量污泥需二次處理 。
吸附脫色:
吸附脫色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和半化學吸附脫色,根據色素與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別進行分離。物理吸附包括極性吸附劑和非極性吸附劑。極性吸附劑如硅膠、活性氧化鋁等,可去除親水性色素;非極性吸附劑如活性炭、滑石粉等,可去除親脂性色素。化學吸附包括離子交換樹脂、堿性氧化鋁等去除酚酸性色素。半化學吸附主要包括聚酰胺與大孔樹脂的吸附。吸附脫色具有選擇性,價格較高,再生困難。
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種極強的氧化劑,能有效去除色、臭、味、酚氰、惰性COD等,目前利用臭氧技術脫色,在染料、制漿、檸檬酸等行業已有相關文獻報告,采用臭氧工藝能夠滿足污水廠對色度達標處理和遠期去除部分惰性COD的要求,因而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膜分離技術:
將能與F-、CN-、帶色的無機、有機分子起交換作用的化學藥品和載體制成陰離子膜或復合膜于填料柱中,利用膜豐富的表面積、功能基團和過程成長生物菌,使廢水脫色、脫氟、脫氰。通過控制pH等,可以使陰離子膜或復合膜再生并循環使用。膜分離技術主要存在膜堵塞,膜污染和投資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