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炭漿法提金活性炭一般用以下參數評價其性能:①吸附容量;②吸附速度;③炭的強度;④炭的密度;⑤炭的粒度;⑥炭的灰分;⑦炭的水分;⑧篩下粒級含量。在上述諸性能參數中,最主要的性能參數只有三個,即:吸附速度、吸附容量和強度。D.麥克阿瑟等曾提出了如下三個技術指標:
①在含金體積質量為1g/m3溶液中平衡吸附24h,炭的載金容量應達25g/kg;
②在含金體積質量為10g/m,溶液中攪拌吸附1h,炭對金的吸附速率應達60%;
③將炭置于瓶中在搖滾機上翻滾24h,磨損率應小于2%。
鑒于提金活性炭孔穴的比表面積一般在900~1200m2/g(N2,BET),當吸附操作容量達每公斤炭6gAu時,僅相當800m2比表面積上有一個金原子,所占面積極少,一般商品炭均易滿足吸附容量的要求,因此,選擇用于炭漿法的活性炭主要考慮它的耐磨性,即將炭加入細磨的礦漿中一起攪拌浸出和吸附,從對比中優先選用耐磨性能良好的炭產品。
但是活性炭是非均勻產品。它的各種性能參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活性炭的吸附活性隨強度的增加而降低。就是說,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與強度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約的。表4是三種活性炭強度與吸附活性的對比。
表4 活性炭強度與吸附活性的對比 | |||
活性炭 | 強度/% | 吸附容量/(kg·t-1) | 吸附速度 |
A | 98.4 | 1.059 | 43.57 |
B | 98.5 | 1.051 | 49.31 |
C | 97.3 | 1.057 | 57.37 |
注:(1)三種炭粒度均為6~16目,A、B炭為椰殼,C炭為杏核炭;(2)測試條件是非標準的,故表中數據只是在相同條件下測得的相對值,只用來比較炭的性能,不能作為選擇炭的依據。 |
活性炭的密度與強度、活性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密度小的炭(輕炭)微孔發達,吸附速度比較高,但強度卻較低。密度大的炭則相反。然而,重炭和輕炭的吸附容量卻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