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選擇的活性炭應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再生后性能恢復較好,化學穩定性好,機械強度高,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值大,價格適中,來源方便,最后要對活性炭進行吸附容量測定、吸附等溫線測定、柱子試驗以及再生試驗等。
活性炭具體選用注意以下方面:
(1)要了解活性炭的性能技術指標。因為活性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工藝流程不一樣,活性炭的性能差別很大,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值、機械強度、比表面積、總孔容積、中孔容積、堆積密度等都是必須收集的活性炭性能技術指標。
(2)要注意活性炭的細孔構造情況。活性炭在制造過程中,由于材質和工藝上的差異,經過活化,往往使活性炭內部所形成的大孔、中孔、微孔的比表面積比率都不一樣,造成孔容積、比表面積也不一樣,3種孔徑在水處理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樣,大孔主要起通道作用,即水中有機污染物經過大孔能順利而通暢地進入中孔或微孔,中孔除了起通道作用使被吸附物質到達微孔之外,還能對分子直徑較大的有機物質起到直接吸附的作用。微孔能吸附液相中1nm以下小分子有機物,它的容積和比表面積標志著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優劣。對于水處理用活性炭來說,微孔擔負著除去水中有機物的極其重要的角色。給水用活性炭最好選擇微孔和過渡孔(中孔)都較為發達和比表面積較大的活性炭品種。
(3)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值。選用活性炭,一般是依據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亞甲基藍吸附值來進行選擇的。選用能去除水中CODCr、TOC以及其他有機污染物的活性炭碘吸附值要大于900mg/g,亞甲基藍吸附值應大于120mg/g。碘分子直徑約為0.534nm,亞甲基藍分子直徑在1.5~2.8nm之間,而木質活性炭(椰殼活性炭)大部分孔隙的直徑在1.8~4nm,非常適合水中小分子有機物的吸附。對水中大分子有機物的吸附,由中孔、大孔來解決。因此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值這兩項指標仍然是目前衡量和評價活性炭的傳統指標。
此外,還需測定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來判定其吸附能力的大小。有時還需測定活性炭的吸附速度等供選用活性炭時參考。